近年來,深圳加快推進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新型建筑高質量發展,持續開展裝配式建筑的探索實踐,為全面帶動建設行業全產業鏈向綠色化、工業化、智慧化、國際化方向發展起到引領作用。
為進一步引導智能化產業要素向現代建筑業聚焦發力,不斷塑造深圳現代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2023年深圳市級和廣東省級兩場“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項目現場觀摩會”先后在深圳龍華樟坑徑地塊項目舉行,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該項目由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規劃建設,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海龍科技”)及中海建筑有限公司擔任EPC總承包單位。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示范工程,為加快構建現代建筑產業體系,實現建筑業向知識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新動力。
項目采取中建海龍科技自主研發的“混凝土箱模技術體系”,運用模塊化集成建筑(MiC建筑)建造技術,將成為國內首個BIM全生命周期數字化交付的模塊化集成建筑項目。
模塊化集成建筑建造方式將模塊的結構、裝修、水電、設備管線、衛浴設施等所有施工工序在工廠內完成后,在項目現場通過可靠連接技術快速組合拼裝,實現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可大幅縮短建設周期。
在數字化建造方面,中建海龍科技在深化BIM系統全生命周期應用的基礎上,以生產端的核心MES(制造執行系統)為引線,搭建了MOM(制造運營管理)平臺,串聯WMS(倉儲物流系統)、APS(高級計劃與排程)、EAM(企業資產管理系統)、SACDA(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等其他同樣側重生產要素的系統,形成數字資產的流動性,實現全過程生產運營協同管理。與C-Smart智慧工地平臺聯動后,可實現裝配式EPC工程總承包全過程的可視化、數字化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充分發揮混凝土模塊化結構特性,房間的保溫、隔熱、隔音、防震等舒適性功能大大優于常規建筑。此外,與傳統建造方式對比,項目在廢棄物、材料損耗、碳排放、能耗、水耗、污水、揚塵、噪音8個指標上取得低碳、環保的顯著成效。
當前,我國建筑業已進入到以新型工業化變革生產方式、以數字化推動全面轉型、以綠色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發展新時代。下一步,中建海龍科技將繼續應用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和智慧建筑等先進技術,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打造更多精品工程,全力推進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copyard.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