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基礎設施上云、應用上云相比,企業對于數據上云一直持最為慎重的態度。不過,Gartner前不久公布的一組數據卻顯示,在2022年全球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市場份額排名中,作為純云廠商的亞馬遜云科技,超越了老牌傳統數據庫廠商甲骨文和微軟,首次位居第一。
這個小小的改變,標志一個新時代的全面開啟,一個數據庫的云原生時代。云原生數據庫受到青睞,一方面,是企業對于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越來越信任,愿意把作為核心資產的數據搬到云上;另一方面,則是企業越來越希望自己能夠專注于業務創新,不想花費太多時間在數據庫管理等基礎工作上。當然,這樣的變化,是云廠商10多年積累的結果,是客戶認知逐步提升的結果。那么,不妨來看看,在這個新時代,數據庫到底該如何創新?
降低企業的非業務工作負擔
云的核心價值,不在于上云本身,在于能夠減輕企業在ICT基礎設施領域的工作負擔,讓企業更加專注于業務創新。這對于身處“烏卡”時代,被巨大不確定性包圍的當今,尤其重要。云原生數據庫的高彈性,能幫助企業應對不確定性。這是很多企業愿意把數據庫遷移到云端的重要原因。
從Gartner的數據可以看出,在過去10年里,包括亞馬遜云科技、谷歌云、阿里云在內的各大云廠商的數據庫市場份額都在上升,而傳統軟件公司的市場份額則在下降,比如甲骨文、IBM、SAP等。
跨地域的高可用性,是亞馬遜云科技全球數據庫相比傳統數據庫的重要優勢。傳統數據庫在多地部署時需要從頭開始,而亞馬遜云科技全球數據庫可以利用公有云廣泛的地域覆蓋,方便全球范圍地部署,并確保全球客戶獲得一致的用戶體驗,有助于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
截至目前,亞馬遜云科技在全球共有31個地理區域和99個可用區,為來自全球245個國家和區域的客戶提供服務。這一數據還在不斷增加,為跨國經營的企業,包括中國的出海企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顯然,當企業不再需要關心硬件、安全、地域等基礎工作時,就能夠減輕非業務工作的負擔,將更多精力放在與業務相關的事務上,加快業務拓展和創新的步伐。
實現數據與上層應用的集成聯動
對企業而言,存好、管理好數據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用好數據,充分發揮數據資產的價值,真正讓數據成為企業的核心生產資料。這就要求數據庫能夠與數據分析和AI服務等上層應用更好地集成,形成相互聯動的關系,從而達成數據驅動創新的目標。這也是云原生數據庫的重要優勢所在。
在2022 re:Invent全球大會上,亞馬遜云科技提出了端到端的云原生數據戰略,包括數據的存儲、查詢、行動、編目和治理等全閉環,其三大核心要素則是:建立面向未來的云原生數據基礎設施、跨組織實現安全高效的數據一體化融合、通過機器學習工具用數據驅動智能創新。
這樣端到端的數據旅程,可以幫助企業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的資產化,并放心地讓數據在不同的業務系統之間流轉;進而融合端到端的大數據和機器學習任務,提升整體的開發效率。比如通過Amazon Aurora ML、Amazon Neptune ML等特性,開發者無需具備機器學習專業知識,只需使用熟悉的數據庫語言,即可進行機器學習操作;而Amazon Athena能夠對支持多種開源框架的大數據平臺,對不同數據源進行聯邦查詢,快速完成機器學習建模的數據加工。
值得注意的是,要實現數據與應用的深度集成,企業往往也需要服務商的支持,即由云廠商的合作伙伴提供遷移和托管等服務。亞馬遜云科技已經擁有企業ICT市場最強大的合作伙伴和開發者生態系統,是其數據庫市場份額快速提升的原因之一。
為不同業務場景定制專門數據庫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通過微服務化應用實現業務的快速發展,這對作為底層支撐的數據庫的功能、性能、擴展性、成本效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業需要選擇專門構建的數據庫來支撐微服務,應對多樣化的應用場景需求,來實現企業數據基礎設施現代化。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以充分發揮各種不同數據庫的價值,充分適配業務的需要。這也是傳統數據庫無法實現的。
這正是亞馬遜云科技推出八大類十余種云原生數據庫服務的原因所在。這些數據庫服務,是針對不同應用場景需求而專門構建的,包括關系型數據、鍵值數據、文檔數據、內存數據、圖數據、時間序列數據、寬列數據和分類賬數據等。企業可以根據自己不同業務場景、不同數據類型,來選擇多種不同的數據庫服務,達成最佳的服務組合。
通過采用這些針對不同場景專門構建的數據庫,企業可以擺脫傳統單一數據庫在性能、功能、擴展性等方面的桎梏,提高業務創新速度,并且降低運營成本。
著名獨立視頻社交娛樂平臺Uplive,在全球擁有超過3億注冊用戶,提供優秀的用戶體驗是其最核心的業務訴求。為此,在產品更新的各大關鍵節點,Uplive均有針對性地選擇了亞馬遜云科技相適應的數據庫和數據分析服務。
比如,產品上線初期即引入Amazon DynamoDB,用于即時通信應用的高并發讀寫場景,與自建MongoDB的方式相比,性能至少提升五倍;又將核心數據庫平臺從Amazon RDS切換至Amazon Aurora,在獲得了性能提升3-5倍的同時,借助Aurora全球數據庫功能,一鍵部署了跨區域災備方案。
向云原生的縱深繼續邁進
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云原生還處于DAY ONE。一方面,還有很多企業的IT基礎架構和數據仍然停留在傳統數據中心里,需要遷移上云;另一方面,云原生自身也在繼續向前演進,正在從微服務向Serverless進化,而云數據庫的Serverless化步伐也在加快。
目前,亞馬遜云科技已經有7個數據庫產品提供Serverless功能,包括關系型數據庫Amazon Aurora Serverless v2、鍵值和文檔數據庫Amazon DynamoDB、時序數據庫Amazon Timestream、分類賬數據庫Amazon QLDB、寬列數據庫Amazon Keyspace、圖數據庫Amazon Neptune Serverless等。
Serverless具有彈性擴展、按需計費、簡化管理、快速交付等價值,可以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助力企業的業務創新。比如Aurora Serverless V2可以在幾分之一秒內將數據庫工作負載從數百個事務擴展到數十萬個事務,與按照峰值負載配置容量的成本相比,最多可節省90%的數據庫成本。
云廠商在數據庫市場的爆發,也是長年技術創新積累的結果。在Gartner云數據庫管理系統魔力象限中,亞馬遜云科技已經連續8年位居領導者象限,現在更是在愿景完備性和執行能力兩個維度都超出所有對手。
如同現在大火的AIGC一樣,云原生數據庫也是一個劃時代的生產力工具,必然導致原有市場格局發生變化?;蛟S,用不了幾年,當我們再來看Gartner的魔力象限和市場份額圖,數據庫市場就完全成為云原生的天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copyard.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